臨泉縣集中醫(yī)學隔離觀察點(簡稱隔離點)承擔了全縣的疫情防控集中隔離任務,今年年初以來已有百余名同事參與隔離點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們現(xiàn)在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厚重的“鎧甲”之下進行的,而隔離點工作周期長、任務重,安全要求高,不僅要按嚴格的標準執(zhí)行消殺任務,還會為隔離人員提供人性化的溫情服務,讓他們能夠在疫情的寒冬中感受溫暖。他們懷著必勝之心、責任之心、同理之心、謹慎之心,用信心和責任共克時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醫(yī)護工作者無私無畏的情懷,踐行并不斷錘煉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南丁格爾精神;他們雖然只是疫情防控大壩上的一顆顆平凡的螺絲釘,卻燃燒著耀眼的光芒,溫暖著大家。
隔離點的每個人都要成為“多面手”,新進入隔離點的同志加班加點進行緊急培訓,整理物資,設置“三區(qū)兩通道”,為接收隔離人員做好迎戰(zhàn)準備。
疫情就是命令。對于他們來說戰(zhàn)斗是不分時間的,接到任務的同時就意味著工作的開始,奮戰(zhàn)到凌晨更是常態(tài)。體力不支的同事也只能短暫就地休息,補充體力以迎接下一輪的戰(zhàn)斗!
引導隔離人員入住并進行宣傳,是第一場戰(zhàn)斗。此外,他們還負責醫(yī)學觀察、健康監(jiān)測,為隔離人員采集核酸樣本,進行場所消殺、送餐送物,打包醫(yī)療垃圾,深夜2點上報隔離人員數據是常態(tài)化。他們的衣服經常汗?jié)?,雙手捂得起了濕疹,長時間戴口罩有時感覺呼吸困難,臉上也留下深深的勒痕,兩層手套也經常會導致雙手浮腫。有的同志穿了一天隔離服的手,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暢,已經嚴重腫脹了,但就是這雙手,阻隔了病毒,守護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與平安……
隔離任務隨時會有,按點吃飯也是奢望,半夜接送隔離者更是常態(tài)。但大家都說“關鍵時刻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們責無旁貸,一定全力以赴圓滿完成隔離點的防控工作任務。”也許,晚班后一碗熱氣升騰的泡面就是最美的味道……也許,隔離人員的健康就是最大的慰藉……也許,服務對象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回報,也許,完成使命就是最大的榮譽!在隔離點工作期間,集中隔離點醫(yī)護人員也要利用緊張的休息時間也在不斷的進行學習,大家時刻繃緊著防疫的那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懈。他們工作期間還自覺學習進步,在不能外出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使用視頻會議等方式溝通相關工作,開展培訓等經過多次實景演練以及不間斷的培訓,隔離點的每個人都在通過不停的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完善!
在接受隔離觀察期間,剛開始有的隔離人員焦躁不安、情緒激動,在做好疫情防控、安置工作的同時,集中隔離點醫(yī)護人員還會給隔離人員做心理疏導,每天定時發(fā)放中藥飲并告知隔離人員可以適當運動,加油鼓勁,讓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慢慢的,隔離人員也能體會到醫(yī)務人員的艱辛,“謝謝你們的關照,讓我很感動”、“謝謝,你們辛苦了”……一封封感謝信,也是給予集中隔離點醫(yī)護人員的力量和溫暖。一份溫暖,一份責任,隔離不隔愛, 這是對臨泉縣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充分肯定,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哪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負重前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新時代醫(yī)療衛(wèi)生職業(yè)精神,體現(xiàn)在了臨泉醫(yī)護人員行動之中。
張利俠總負責各個隔離點的對外聯(lián)絡協(xié)調、轉運任務分配、物資采購搬運及各類統(tǒng)籌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經常忙碌至凌晨一兩點,她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但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堅守在抗“疫”工作第一線三年來如一日。
余泳瀾連續(xù)工作三個月,剛要撤離轉居家休息時,得知集中醫(yī)學觀察點急需人手,立即放棄休假,毅然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任務中。母親因思女心切,深夜悄悄來到隔離點,希望透過玻璃能看見女兒的身影。
沒有人生而勇敢,只是選擇無畏,只因胸懷大愛!“有什么事,讓我來!”是隔離點醫(yī)務人員們的口頭禪。“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哪里最艱苦,哪里最危險,哪里最需要,就有我們護理人員身影及汗水!除了在隔離點的醫(yī)護工作者,還有其他白衣同袍參與在這場新冠疫情阻擊戰(zhàn)中,還有無數像我們一樣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用實際行動詮釋臨泉衛(wèi)健人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