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三力” 做人民滿意的公仆 ——微黨課《青春踐初心 生命鑄忠誠——李夏》心得體會
admin 時間:2024-04-11 來源:阜陽市委組織部 點擊次數(shù):3240
近期,在觀看《青春踐初心 生命鑄忠誠--李夏》微黨課視頻后,我深切學習了李夏同志盡職盡忠、務實重行的先進事跡,深刻體會到入黨誓詞中“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分量。而作為基層干部的我們,更應當做到保持“三力”,戒驕戒躁、砥礪前行,做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zhì)公仆。
保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政治定力。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管是戰(zhàn)爭時期沖鋒陷陣的革命先烈,還是和平時期埋頭苦干的平凡人物,都把個人的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發(fā)展的事業(yè)當中。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保持政治定力就是要堅持正確的立場方向,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攻堅克難、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廣大黨員干部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更要牢記初心使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把握政治方向、堅定站穩(wěn)政治立場、牢固樹立政治理想,不斷通過理論學習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
練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工作能力。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刻指出,年輕干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古語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在執(zhí)政過程中人民群眾的重要性。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更應當明白想要贏得百姓的擁護,靠的絕對不是手中的權力,而是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在與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放在第一位,作為評判我們工作得失成敗的唯一標準。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站在改革攻堅克難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挑戰(zhàn),廣大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有幾把刷子,有幾下子”,更要通過時間歷練來打造能力,通過研究總結提升能力,通過韌性努力來拓展能力。
提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活力。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偉大領袖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就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雜志,致力于解放中國青年的思想,《新青年》雜志所帶來的新思想以及1919年新文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現(xiàn)代中國,也影響著當代中國。覺醒和思考的能力是人生終極的價值所在,毛澤東就曾為《新中華報》題詞“多想”,要求黨員干部們提高辯證的思維能力。作為當代的青年干部,更應當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思想的活力,思考問題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淺嘗輒止,而應當思考處理問題具有靈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不為定勢所困,不為經(jīng)驗所囿。
時代的號角催人奮進,黨員干部更應當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政治上有定力,工作上有能力,思想上有活力,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練就過硬本領,真抓實干,切實把人民放在重要的位置,幫助人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成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阜陽市潁東區(qū)口孜鎮(zhèn)釣臺村 袁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