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提高基層干部能力水平,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干部隊伍,潁東區(qū)新華街道將干部劃分為“青雁”“先鋒”“五老”三種類型,著力打造三支隊伍,推動黨員干部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建設好“青雁”隊伍,發(fā)揮年輕干部“引領力”。把基層一線作為錘煉年輕干部的練兵場,推動年輕干部在實踐中成長,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聯合團委、婦聯和司法所等部門,組成便民服務隊,由年輕干部帶頭深入機關、學校、社區(qū)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傳活動,通過開展社區(qū)義診、中小學宣講和“普法課堂”等多種活動,將黨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以及科普知識傳遞給人民群眾,2023年以來,已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100余次,義診活動7次。
組織好“先鋒”隊伍,增強黨員干部“戰(zhàn)斗力”。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鼓勵黨員以身作則,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解、交通勸導等基層治理。黨員干部帶頭深入基層,依托“平安夜話”和“板凳會”等載體,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面對面傾聽群眾聲音,建起“家門口”的學習陣地和矛盾調處前線陣地,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架起黨群“連心橋”。
利用好“五老”隊伍,煥發(fā)老干部“新活力”。對有經驗、有想法的離退休黨員干部,由所在支部積極吸納為“五老人員”,依托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管理系統建立“五老”人員動態(tài)臺賬,常態(tài)化參與兒童勸學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樹立典型榜樣,示范帶動更多的老同志積極發(fā)揮余熱。目前街道已成立“五老”法治診所2個,銀發(fā)農技服務所4個,夕陽紅鄉(xiāng)風文明講習所2個,五老調事室9個,吸納離退休干部193人。2023年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20多起,涌現出任學寬、劉富起、宗敬和等一批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