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科協黨組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持續(xù)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新實施“1234”工作法,以高質量的學習教育筑牢政治忠誠、錘煉黨性修養(yǎng),以務實的工作舉措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落實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促發(fā)展”上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在前列干在實處。
突出一條主線。市科協堅持以習近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引導支部黨員做習近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堅持“雙線”學習??朔W矛盾,堅持以“線上+線下”“集中+自主”的方式,把黨史學習列入到黨組會議、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三會一課”、專題讀書班等內容,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通過研討交流、黨史測試、黨課報告等,加強黨史的“必讀篇”和“延伸篇”的研學。倡導潛心自學“五個一”,發(fā)揮安徽干部教育在線、“學習強國”等線上學習的優(yōu)勢,打造“指尖上的黨史課堂”,以線上學習、微信群交流研討的方式開展“黨史天天讀”活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牢把握科協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突出“學用貫通”“真抓實干”,在學思踐悟中不斷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再升溫再提質。
實現三個融合。豐富學習載體,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將“微黨課”“紅色教學”“藝術+”等形式融合到黨史學習教育中去,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影響力。一是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書記講堂”,講好黨史專題黨課,持續(xù)開展“人人上臺講黨課”微黨課活動;二是用好用活黨員活動室及紅色教育資源。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瞻仰紅色遺跡、觀看紅色電影、參觀紅色珍品展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三是以藝術的形式鮮活的展現。舉辦“學習百年黨史 誦讀紅色經典”“憶黨史、頌黨恩,永遠跟黨走”文藝演出、“攜手今朝 喜迎國慶”2021年國慶聯歡會等文藝活動,有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開展。
做實“四項”活動。認真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入手,在工作細微處下功夫、在為民服務上守初心,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轉化,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一是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突出主責主業(yè),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動員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積極構建阜陽市“1+8+10+N”科技志愿服務體系,登記志愿者達3.4萬人,圍繞環(huán)保、健康、食品安全、消防、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等主題,開展科普惠民鄉(xiāng)村行、智愛媽媽行動、農村少兒愛科學系列科普“五進”活動等200余場,受益人數達3萬人,通過“科技志愿服務+”,賦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二是開展科技競賽活動。堅持把青少年作為科普主群體、把學校作為科普主陣地,聯合有關部門舉辦第二屆阜陽市青少年創(chuàng)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第四屆阜陽市中小學機器人競賽及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和阜陽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在全市中小學掀起科學熱、創(chuàng)新潮。三是開展科技展教活動。積極推動市科技館各項硬件功能完善,著力加強科技館班子建設和人員培育、定崗定責,截止目前,市科技館累計接待參觀近20萬人次,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五心”特色推動各項工作平穩(wěn)有序開展。承接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累計巡展已達9個月,累計參觀超10萬人次;深入偏遠學校,開展科普大篷車巡展活動60余場次,覆蓋人群近5萬人。四是開展幫扶慰問活動。做好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特別是科技工作者工作。黨組成員分別帶隊走訪調研學會、基層科協組織和幫扶村,推進省級以上園區(qū)科協組織全覆蓋,與科技工作者座談,開展送書送教,走訪慰問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