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阜南縣針對流動黨員流動性強、分布范圍廣、地址不固定、集中學習難等現實問題,著力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思路、新方法,以“四點聯動”工作舉措,扎實做好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
精細精準“找”黨員。開展全覆蓋摸排,督促基層黨組織主動與流動黨員建立聯系,對流動黨員的流向單位及地域分布、所在黨組織等情況進行核實,通過行業(yè)走訪、社區(qū)登記等方式,分層分級對流動黨員情況進行全面細致調查摸底,逐級建立流動黨員動態(tài)管理臺賬,做到知去向、知現狀,為黨史學習教育順利開展打下基礎。目前,已全覆蓋摸排流動黨員4700余名。
因地制宜“架”平臺。建立外出務工流動黨支部,搭建家鄉(xiāng)、務工地交流溝通平臺,如張寨鎮(zhèn)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上海青浦區(qū)成立張寨鎮(zhèn)駐上海流動黨支部,組織流動黨員定期參加黨支部活動。利用“智慧村里”平臺推送家鄉(xiāng)惠民政策,發(fā)布村黨員活動日動態(tài),讓外出流動黨員第一時間明政策、知村情、提建議,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家鄉(xiāng)建設。設立黨史學習教育“督學”專職聯絡員,運用微信群等方式成立296個流動黨員“網上黨支部”,向流動黨員定向推送黨史學習教育課程,引導流動黨員及時跟進學,掌握黨支部動態(tài),提升流動黨員的歸屬感。目前,已通過“智慧村里”和微信群等方式收集流動黨員建議610條。
一寄一送“傳”力量。開展“一寄一送暖人心,學習黨史悟初心”促學活動,累計寄送“紅色快遞”4958份,讓在外的黨員切實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對流動黨員和行動不便的老弱黨員,采取“三個一”送學的方式,即確定一名幫學干部、送去一套學習資料、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依托“阜南先鋒”“阜南發(fā)布”網絡新媒體平臺等陣地,創(chuàng)新設立“云課堂”平臺,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定期推送“黨史現場匯”“黨史百年·天天讀”等內容,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進行延伸,確保黨史學習教育“不掉隊、不漏學”。
實踐活動“點”心愿。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點亮百姓微心愿”主題活動,如苗集鎮(zhèn)征集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群眾需求,梳理形成“微心愿”清單,按照群眾點單、村居下單、黨員接單的“三單制度”,號召廣大黨員、流動黨員、“兩新”黨員認領點亮百姓微心愿,以實際行動把群眾的“微心愿”轉化成黨員的“大心愿”來實現。目前,苗集鎮(zhèn)已有70余名流動黨員捐款42870元委托家鄉(xiāng)黨支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