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界首市潁南街道充分發(fā)揮各部門職能作用,通過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突出全面覆蓋,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營造出濃厚學習氛圍,引導廣大干部堅定信念辦實事。
“唱”響紅色教育主旋律。潁南街道利用曲藝書場陣地,打造了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教學站點,通過漁鼓、快板、豫劇等多種表演形式,展演百年優(yōu)秀曲藝作品,講好先輩的模范故事,歌頌黨的光輝歷程;《文化大院歌聲揚》《倆大媽齊把女兒夸》一首首原創(chuàng)作品,接地氣、有活氣,用文藝將普通群眾“請進來”,用曲藝演唱的形式讓黨史宣講活起來,在陣陣歌聲中促進黨員群眾了解黨史、學習黨史、熟悉黨史。
“念”出黨史學習真含義。建立健全以“集體研學、個人自學、書記講學、督察考試”為主要內(nèi)容的考學機制,促進學習教育學在每日。領導干部先學一步,每日領學、值班帶學,組織好理論中心組學習,邊學理論邊研討,并將學習成果送到鄉(xiāng)村,在田野間開黨課,原汁原味分享心得體會。發(fā)揮好“學習強國”、界首先鋒系列平臺、微信每日一學功能,讓黨史學習隨時學、融入生活。街道不定期組織專題閉卷考試,利用“筆頭”功夫掌握學習情況和成效。
“做”好為民辦事大文章。干部沉下身子,察民情訪民意,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走訪時做到“三個摸清”,即摸清群眾真實生活水平、群眾真實愿望、對工作的意見建議,分部門、分類別梳理,限時辦理。實踐活動中,各社區(qū)共計摸排問題42條,解決42件,其中,對信訪積案采取“一案一專班”方式進行積案化解工作,按照“三到位一處理”要求。已成功處理8件信訪案件。同時,緊盯群眾的“急難愁盼”,利用“皖事通”、微信平臺,大力推廣“掌上辦”“指間辦”;對無智能機的家庭實行上門辦、入戶辦,提高辦事效率。通過以上措施,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群眾小事不發(fā)愁,大事有途徑,將黨的關心延伸到每一戶群眾家中。
“打”好扎實學習持久戰(zhàn)。以黨建為引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納入“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作為基本制度固定下來、堅持下去;打破“教學式”集中學習模式,以讀書分享交流會、紅色基地參觀研學等特色活動,開展黨性體檢,當好表率,以史促行;組織好黨員宣講隊,送黨史到農(nóng)村,傳揚紅色文化;郵寄黨史學習書籍,讓流動黨員不掉隊,實現(xiàn)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