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王集鎮(zhèn)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用好“四面鏡子”,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深入檢視問題,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用好理論學習“望遠鏡”,提高思想認識。以讀書班、“周一夜學”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黨史、新中國史等內容,同時圍繞“理想信念、宗旨性質、擔當作為、黨性修養(yǎng)”主題,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崗位職責開展專題研討,交流體會、收獲、不足和打算,力求實現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用好調查研究“顯微鏡”,摸清問題實情。持續(xù)開展“進訪惠聚”大走訪和“兩個問計”活動,通過進千企、訪萬戶,問計于群眾、問計于一線工作者,結合住村調研、干部全面開展走訪、常態(tài)化推進“三個在村”、定期召開讀書分享會、“農民夜?!钡榷喾N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聽取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尋找工作上存在的差距,營造群策群力、共謀發(fā)展的濃厚氛圍。
用好檢視問題“反光鏡”,剖析問題根源。聚焦中央脫貧攻堅巡視問題整改、“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從作風、廉政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讓黨員干部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全面查找梳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引以為鑒,舉一反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遠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升作風建設水平。
用好整改落實“聚光鏡”,解決問題成效。把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主題教育落腳點,突出“改”字當頭,針對檢視出來的問題、調研發(fā)現的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巡察反饋的問題等,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所有問題實行臺帳清單管理,整改一項、銷號一項,做到群眾辦事件件有著落、事事見成效,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