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金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華夏大地如火如荼全面展開,筆者深入學習了95歲老黨員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被他樸素純粹、燭照他人的高貴品質(zhì)所感動。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生淡泊名利,甘守清苦,是新時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楷模,也是新時代黨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榜樣。
聽黨的話,九死一生為共和。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永豐戰(zhàn)役中,他帶領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敵人碉堡兩個,繳機槍兩挺,打退敵人數(shù)次反撲,堅持到天明,老人頭頂?shù)膹椇壑两袢匀徽咽局敃r戰(zhàn)斗的慘烈。戰(zhàn)場上,他沖鋒在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踐行著火線入黨時的誓言——“永遠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我就堅決打到哪里?!睆埜磺逑群髽s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
竹杖芒鞋,來鳳不知“鳳”來棲。世人皆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比欢鴱埜磺鍏s用淡泊名利為這句話作了不一樣的注釋。1954年冬天,張富清用一塊紅布將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用生命換來的勛章包好,與證書一起裝進一口皮箱中,從此封存了那段戎馬倥傯的歲月,深藏功與名。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張富清退役轉(zhuǎn)業(yè),跋山涉水,毅然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奉獻余生。陪伴他的,除了發(fā)妻孫玉蘭,便只有那只鐫刻著“贈給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和平”的搪瓷缸。當時的來鳳“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民生凋敝。面對新的困難,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走來的張富清沒有絲毫退縮,他懷著改變山區(qū)貧困面貌的初心,帶著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猛勁,一頭扎進城關(guān)糧管所的工作中。在來鳳數(shù)十載,張富清扎根基層,低調(diào)務實,踏實干事,為民造福,為地方建設發(fā)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常常忙得抽不開身,連母親病危,他都沒能見最后一面?!耙路偸茄a了又補,腳上的解放鞋被腳趾頂破,就用草裹住捆在腳面上。”小兒子張健全至今記憶猶新。面對家人的疑問,張富清卻說:“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共產(chǎn)黨員不來,哪個來啊!”也有人問他“大半輩子扎根在偏遠山區(qū),覺得苦嗎?”老英雄張富清的回答是:“我連死都不怕,還能怕苦么?”這就是英雄的回答,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共產(chǎn)黨人“心中無我,付此一生”的大無畏精神躍然紙上。
天下至德,莫過于忠。張富清用自己的畢生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的莊嚴承諾?!盎涑赡?,馨香如故?!睙o論是在革命戰(zhàn)爭的烽火歲月,還是在解甲歸田的和平年代,張富清同志對黨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他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是當今時代亟需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共產(chǎn)黨員,應以張富清英雄為榜樣,滄海橫流,初心不變。只要廣大黨員干部秉持初心,久久為功,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就一定能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