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縣緊緊圍繞“高質(zhì)量脫貧摘帽”工作核心,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則,從縣直單位抽調(diào)1676人組建304個駐村工作專班,集中兩個半月時間對全縣45萬戶農(nóng)村居民開展橫向到邊、豎向到底拉網(wǎng)式全排查,突出6個原則,把握5個要點,落實6項步驟,精細精準解決突出問題,全覆蓋、無盲區(qū)的掃除死角死面。
六個原則:一是堅持“兩圍繞”,圍繞工作職責和核查內(nèi)容。二是實現(xiàn)“兩覆蓋”,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全覆蓋、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全覆蓋。三是確?!皟蔀榱恪?,漏評率為0,錯退率為0。四是做到“兩提升”,政策知曉度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五是化解“兩矛盾”,涉貧信訪矛盾,貧困戶與非貧困政策享受不一矛盾。六是提升“兩水平”,基礎設施和基層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五個要點:一是鎖定目標。盯緊“兩率一度一化解一水平”目標,確保漏評、錯退率為“0”,群眾認可度達到98%以上,涉貧矛盾化解率達100%,基礎設施和基層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善。二是明確任務。駐村工作專班主要承擔入戶核查,梳理問題,交辦問題,盯住整改,政策宣傳,化解矛盾六大任務。三是科學排查。駐村工作專班堅持“認真學、戶戶到、事事清、問題解、不過夜、回頭看”18字要求,對“漏評、錯退、不認可”等問題進行全面核查、徹底整改、戶戶過關。四是講究方法。駐村專班熟練掌握政策。對健康、住房、教育、產(chǎn)業(yè)、金融等扶貧相關政策熟記于心,滿足群眾詢問需求。突出精細精準。堅持“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人在家必進門,人在外必通話,確保事事核、項項查,同時利用早中晚等群眾在家相對集中時間段進行入戶核查,提高工作的實效性。不隨意表態(tài)許諾。針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只聽記,不表態(tài),不許諾,以防吊高胃口,誘發(fā)新矛盾。真情實意。用心與群眾溝通,耐心講解政策、用心解決困難、用情拉動群眾配合。五是理清關系。駐村工作專班獨立開展工作,不受鎮(zhèn)村干部干擾。由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縣滿意度工作專班共同負責管理。鎮(zhèn)村兩級仍按原工作任務,重點抓好脫貧攻堅危房清零、環(huán)境整治、工程項目、業(yè)務提升等工作??h十大工程、“雙基”項目牽頭單位、十大專班依然按照原工作機制繼續(xù)推進。原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的職責任務關系仍保持不變。
六項步驟:第一步,獲取資料,根據(jù)各自然村戶數(shù)分析研判,分解任務,每2人一組,由各村扶貧小組長陪同,帶齊入戶表格、手冊等資料,做好入戶前準備工作。第二步,進村入戶,將所有戶分為貧困戶與非貧困戶兩大類,首先是貧困戶,主要通過“看、查、算、對、核、講、問”七個規(guī)定動作進行調(diào)查,“看”住房是否安全,水電路是否配套、環(huán)境衛(wèi)生是否整潔,“查”相關政策是否落實,“算”收入是否達標,“對”信息是否一致,“核”貧困戶家中存放資料是否齊全,“講”扶貧相關政策,“問”滿意度情況;其次是非貧困戶,主要查收入、住房、教育、醫(yī)療和滿意度等問題。重點對于一般戶中的“六戶三偏”(低保戶、五保戶、大病戶、殘疾戶、危房戶、信訪戶、地處偏僻、交通偏遠、收入偏低)人員進行核查,發(fā)現(xiàn)疑似漏評戶,重點關注并安排鄉(xiāng)鎮(zhèn)及時組卷,解決實際問題,防止漏評。第三步,集中會商,梳理問題。每天工作結束后,在晚7:00之前召集各組人員會同村兩委會議,針對調(diào)查情況,分析討論,梳理歸納,分類匯總。第四步,分類交辦。根據(jù)問題類別立行立改的由村落實,其余上報鄉(xiāng)鎮(zhèn)辦理,鄉(xiāng)鎮(zhèn)能解決的自己解決,經(jīng)過努力確實不能解決的,當日匯總上報縣專班辦公室,由辦公室分類交辦相關部門,限時解決。第五步,盯緊整改。針對交辦的問題專班及時跟進,督查整改情況,及時反饋牽頭單位領導和村所在鎮(zhèn)黨委政府,確保徹底解決。第六步,資料歸檔。專班將所查資料和問題整改資料規(guī)范留存,以備檢查。
截至目前,專班一周走訪入戶15344戶,貧困戶11638戶,非貧困戶3706戶,共排查發(fā)現(xiàn)15000問題,其中,貧困戶問題14196條,非貧困戶問題814條。已整改完成14912個,整改完成率達99.4%,其余問題已交辦相關單位并要求限時整改,正在結合各類工程類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