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對深化機構改革作出重要決策部署,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潁東區(qū)廣大組工干部對此次機構改革反響熱烈。
潁東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參軍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是黨和人民的歷史選擇,體現了黨中央的堅強意志和改革決心。這次機構改革最鮮明的特征就在于“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包括黨、政府、人大、政協(xié)、司法、群團、社會組織、事業(yè)單位、跨軍地,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機構,可以說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興的中國夢的一次“賽前瘦身”。作為組工干部,對當前基層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如機構設置不合理,基層對上級“一對二”甚至“一對多”現象體會更加深刻,希望能夠借助此次機構改革徹底“根治”遺留下來的“頑疾”。
潁東區(qū)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玉坤指出,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全會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標作了明確,必將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作為組工干部,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行動,抓住機遇,銳意改革,全面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聚焦聚力,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擔當再強化、作風再轉變。
潁東區(qū)委組織部正科級組織員徐海群說,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合并了一些職能相近的機構,這不僅是減去牌子、職位,更是消減冗員。十九大報告在闡述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時,要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在十九大閉幕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又提出“領導干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的新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組織部在具體操作中,要發(fā)揮職能作用推進改革,要堅持因崗擇人,綜合考慮干部專業(yè)素質等相關情況,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