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以李大釗的這句名言,昭示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精神、奮發(fā)有為的姿態(tài),確立了苦干實干的主旋律、主基調。黨的十九大描繪出我國發(fā)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藍圖,在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要把藍圖變成現實,正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
要有真抓的實勁。抓落實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進行的一場大考。抓落實就是講政治。抓落實來不得半點虛假、容不得半點忽悠。然而在現實的工作中,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抓落實“雷聲大、雨點小”,口號喊的震天響,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忽悠上級,忽悠群眾,缺乏共產黨人應有的擔當精神。作為領導干部,必須端正抓落實的態(tài)度,從“心”革除“平平安安占位子、渾渾噩噩過日子”的思想,以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牢固樹立擔當意識,把抓落實的重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打好基礎上,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急起來”,以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動起來”,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干起來”,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地生根。
要有敢抓的狠勁。在當前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下,少數領導干部感嘆為官不易,工作熱情和闖勁減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干事”,不敢抓、不敢管,懼怕“洗碗效應”,遇到困難就繞著走、出現問題就推責任,抱著“鴕鳥心態(tài)”,唯恐得罪人、丟了自己的“飯碗”。事實上,為官不易絕不能成為為官不為的借口,為官不為也是一種腐敗。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要實現新的目標,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矛盾和問題,發(fā)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斗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始終帶領人民不畏艱難險阻,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披荊斬棘,同心戮力把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辦好、辦實。
要有善抓的巧勁。近年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的洗禮,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不良作風得到有效遏制,懶官、昏官、庸官也越來越少。然而,有的干部對工作缺乏應有謀劃和思考,經?!鞍准雍凇?、“五加二”的“埋頭苦干”,就好比瞎子摸魚,慌腳亂手,干到哪里算哪里,干成啥樣算啥樣,上班干不完,下班接著干,陷入加班的“死胡同”里掙扎不脫,看似忙忙碌碌,實則“瞎忙”“假忙”,難出成效。實現新目標,需要苦干實干加巧干,要懂得學習的重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在學習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路徑;要懂得在實干中講究工作方法,注重思路對頭、舉措得當,以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推動工作、做好工作;要懂得在科學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做人不認死理,做事不生搬硬套,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要有常抓的韌勁。習近平總書記曾鮮明地指出:“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們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非一朝一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奮斗。然而,現實工作中,一些領導干部抓工作很浮躁,緊一陣、松一陣,缺乏恒心和毅力,做事情虎頭蛇尾,有始無終,甚至把爛攤子留給他人處理,導致工作很難出成績。作為領導干部,目標一旦確定,任務一旦明確,必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來抓落實。就要鍥而不舍,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停頓,一刻也不放松,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推向前進,堅決不做“表面文章”,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常抓不懈,用實干擦亮擔當本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昂首奮進在偉大的新時代,只有牢記共產黨人的使命初心,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讀懂新時代人民的新期待,“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壯麗篇章。